金矿探测
图1 黑龙江某金矿PROTEM瞬变电磁探测结果
利用瞬变电磁法勘探清晰的反应了地下电性结构,根据地质资料发现三处异常区,预测Ⅰ,Ⅱ和Ⅲ号异常体是预测的含金矿体。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赵国泽资料
金属矿探测实例
图2 是PROTEM瞬变电磁仪在澳大利亚探测金矿的实例
从图2 可见,该金矿蕴藏在高阻流纹岩中(兰色),周围是低阻绿岩带(绿色),所以 探测该类型金矿是在低阻岩体中圈定高阻体。注: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赵国泽等资料
有色金属矿探测实例
图3 云南某锡矿瞬变电磁响应曲线 图4 是据图22反演的电阻率
图5是根据图3推断的地质断面(粗兰线表示锡矿带,它已被钻探证实) 根据云南省有色地质调查院资料
金属矿井下探测(广西某锡矿)
采用侧帮探装置沿水平方向探测,点距 10m。主要矿物组合为锡石、磁黄铁矿、毒砂、 黄铁矿等硫化物矿体。
图中横坐标 130m~160m、距离 80m~130m 范围对应的较大面积低阻区域为推断的隐 伏矿体位置。
该探测暂时未经钻探验证,从电性分布规律上看,低阻异常区域电性差异明显,低阻异 常区位置为叠瓦状构造带,右侧区域视电阻率值明显高于左侧视电阻率值,电性分布特征和 低阻异常区域的位置与矿方根据地质情况的推断吻合,得到矿方的高度认可。依据由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料
井中瞬变电磁仪BH43-3探测效果
此例证勘探地点为澳大利亚科巴的CSA 矿山(THE CSA MINE,COBAR,AUSTRALIA)。
图36 显示钻孔100E13 有2 个异常区,其中1 号异常是在钻口下220 米深处被解释成一个矿化带,另外的2 号异常位于钻口下288 米处,最初被推断为小型硫化物矿脉所引起,最终经过验证为一条厚度为0.2 米的薄层矿脉,其中含铜1.8%。根据钻孔100E13 显示出的异常以及指示的方向,随后布设了E23、E25、E76、E104四个钻孔,在E13 钻孔所显示的层位上全部穿过石英脉和绿泥石变质岩带,均验证有矿体的存在。因此通过在E13 钻孔中的瞬变电磁探测,发现原来布设钻孔并没有发现的矿脉,也为后面布设钻孔提供了已经和方向,从而提升钻孔的价值同时也降低了成本,让本没有打到矿脉的钻孔最终发挥出作用,有了其他的重大发现。